移動新聞直播正在改變和延伸傳統媒體的報道結構。媒介延伸造成有聲語言在移動直播過程中形成的傳播行為能夠提高新聞傳播新媒介的影響力,增加語言表達的靈活性,增強傳播效果。
一
移動新聞直播
1.直播現場大于直播結果。
移動新聞直播重點關注新聞現場。陸定一將新聞定義為“新近發生事實的報道”,但是隨著移動直播的發展,新聞成為“正在發生事實的報道”,在未來新聞直播的發展將成為“等待新聞事實發生的報道”。例如Ipanda熊貓頻道APP直播中,熊貓的日常成為直播重點,直播間可以同時有二三百萬人進行觀看,評論區任何時段都有人進行評論,內容實時更新。直播過程中任何具有新鮮、重要、顯著、趣味特點的熊貓新聞就會被截取出來成為新聞報道的重點。
2.從傳播者選擇到受眾選擇。
對于傳統直播而言,新聞被媒體賦予了“議程設置”,重大新聞事件報道通常來自于大眾媒體,就是來自于導播和直播者在新聞直播中輸出的內容,大眾傳媒不僅是重要的信息源,更是重要的影響源。隨著移動新聞直播的興起,移動新聞直播打破傳統“議程設置”的優越性。“內容為王,受眾為本”使受眾從被動選擇到主動選擇,移動新聞直播傳受雙方關系中受眾地位逐漸上升占據主導。
3.內容多樣,直播空間立體。
在移動互聯網直播中根據專題類型進行劃分,直播內容呈現立體化、多元化、開放化的多媒體形態,同一時段可以進行多場直播報道。移動新聞直播將事件完整、全面地進行現場呈現,多段內容立體化呈現,使原本孤立的直播空間立體化,不是簡單相加,而是形成傳者對受眾、傳者對傳者、受眾對受眾的多級傳播形式。
二
移動新聞直播中語言的重要性
1.語言能夠產生親切感與交流感。
移動新聞直播中的語言傳播在網絡語境與現實語境之間轉換,既有大眾傳播狀態下的語言表達,又兼顧了人際傳播互動性的特點,在不同語境下傳播狀態不同。改變有聲語言的外部特征,通過運用重音、停連、語氣、節奏等外部技巧在語氣語調上進行處理,形成語言習慣,同時豐富傳播者的語用修辭,進行口語化的有聲語言表達,形成簡潔清晰、風趣幽默、親切自然的交流狀態。
2.語言能夠產生信任感與參與感。
移動新聞直播中語言傳播處于虛擬語境和擬態人際傳播狀態,通過觀看移動新聞直播節目,受眾可獲得與自己生活直接或間接相關的信息,并獲得最直觀的反饋。運用具有“人情味”和“貼近性”的語言建立雙向傳播模式鏈條,傳受雙方在平等往來狀態下形成語境,成為和諧交互的傳播秩序。受眾接收信息后彼此溝通,采取評論、話題討論等互動方式,突出直播的社交性特點。
三
移動新聞直播中語言表達特點成因
1.語言表達依附語境。
移動新聞現場直播模式是“一鏡到底”,在整場報道中受眾獲得大量的信息,相比傳統電視直播對于新聞素材的整合和選擇,移動直播具有信息碎片化和“沉浸式”“連續性”“一站式”的特點。在直播過程中,畫面多樣、場景變化都會影響直播者的語言輸出,可能造成邏輯混亂。從外部環境來分析,移動直播場景隨時變化,在直播中具有不確定性,話語依附于不同語境,句段連接處跳躍、斷裂時有發生。
2.報道者現場擁有多重身份。
網絡作為虛擬空間,移動直播在無形中給報道者更多賦權,傳播者身份也具有多重性,出現新的個體形象,例如:報道者身份從記者轉變為“導游”,帶著觀眾去參觀現場;變為“編導”身份,將“采編播”的流程壓縮,在直播中呈現,報道者承擔播講任務同時還負責內容選擇、場景組接、書面設計等編導和導播的工作;轉變為“朋友”的身份,與觀眾以第一人稱進行互動溝通。
3.口語表達書面化。
直播中的語言表達力求完美,但是出鏡記者綜合素質又達不到出口成章的水平,因此造成口語表達方式碎片化,話語并不完整,語言表達書面化,咬文嚼字。很多現場報道用的都是書面語的方式,而不是口語傳播,主謂賓定狀補這樣完整的語法不適合聽覺。在直播中,記者獲取信息后需要立即對內容進行拓展,但是語言組織能力有限,備稿能力不足。
四
移動新聞直播中語言表達方式的轉變
1.建構話題形成模塊化表達。
在直播前預設場景,根據直播前了解到的新聞信息設計本次直播的流程,預設將會出現的場景,在每個場景內設置有主題的框架結構,再添加相關內容。在具有區域性特點的移動直播中,可以適當加入本地區的歷史故事、風土人情等內容,能夠引發受眾共鳴,使語言表達具有創造性和創新性。
2.無遮擋的親民語態。
直播代入感強也拉近了記者與觀眾的距離,將受眾從信息接收者轉變為信息發布者,身份角色的變化令大眾傳播的直播模式轉變為人際傳播的直播模式。
3.把握語言節奏,為畫面留白。
移動直播中,記者需要保持“一直說”的狀態才能使直播內容豐富,才能充分解釋畫面信息。直播中,記者應把握節奏的整體性,發揮好直播中節奏的調節功能,為直播內容制造留白空間,深化直播主題。
4.巧用非語言增加現場氣氛。
人際傳播學非語言系統分為體態語、客體語、類語言和環境語。移動新聞直播中,體態語的變化需要調動五感,在直播鏡頭里有較大的表現空間,動作幅度能增加現場感染力。在直播過程中,記者眼神、表情的變化對網絡受眾和現場被采訪者都有情緒影響。客體語的變化在畫面中最醒目地體現為記者的服飾語言,服飾語言最先進入到觀眾視線。服飾語言應與直播內容、現場場景、個人風格等一致。
五
結 論
移動新聞直播是電視新聞直播的加長版,直播者在現場集編導、記者等不同身份于一身,需要在直播前做更加充分的準備,語言表達能力是最基本技能,也是直播者綜合素質的外在表現,是移動直播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作者:沙德芳 來源:中國播音主持網)